眼下,正值“阳光玫瑰”葡萄成熟的季节,位于高石碑镇灰台村的潜江绿归耘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阳光玫瑰大棚基地内,阵阵果香扑鼻而来,一串串翠绿色的“阳光玫瑰”葡萄挂满枝藤。
彼时,一辆辆带有冷库的货车从这里疾驰而出,将一车车“阳光玫瑰”送往中山市壹加壹连锁超市售卖,打通农产品进城“最后一公里”。
“商超直接对接种植户,收购价比以往高了不少,让我们种植户能赚到更多的钱。”潜江绿归耘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聂光明说。
据介绍,灰台村先后与广东壹加壹商业连锁有限公司、中山市银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进行座谈,商讨农村产业发展、农超对接、让利农户等事宜,探索建立帮农带农助农机制。
“每销售出1斤,我们就会给当地农户缴纳1角钱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每车2万斤,这就意味着售出一车可以为5个农户缴纳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可以让他们在生病或者退休之后有一个基础的社会保障。”中山市银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廖俊豪说。
农超对接,一头连着农村农民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居民民生。不仅降低了农户生产的风险,又减少了中间环节,还从源头上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安全,也为农户增收、产业增效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是一条从“田间”到“餐桌”、农民增收有奔头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通过农超对接,没有二手贩子赚差价,让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灰台村党支部书记孙凌羽说。
棚外,货车疾驰而出;棚内,果农们正将一串串葡萄剪下,装箱、称重、打包,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这几天村里要帮忙,每天5点钟起来剪葡萄、打包,半天就忙完了,每天能挣120元,在家门口务工还挺好。”高石碑镇董店村4组村民王仁芳说。
“2023年来,灰台村承包21亩土地,其中包含15亩葡萄园、6亩梨园。今年预计葡萄产量5.5万斤左右、梨产量3万斤,毛收入40万元左右。”聂光明表示,目前已与中山市银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签订61万斤预购订单,与广西桂林力源超市、东莞卜莲花连锁超市等形成意向协议,销路畅通。
产业强则村民富,村民富则乡村兴,灰台村现已形成产强农富的良性循环。
“近两年,我村通过整合土地资源,集体流转闲置土地28.5亩,增加村集体经济10.6万元,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可靠的资金保障。”孙凌羽说。
灰台村阳光玫瑰大棚基地是高石碑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的有力体现。
近年来,高石碑镇坚持把农业产业摆在重要位置,示范带动周边家庭农场,大力发展科技农业、设施农业、绿色农业、休闲农业,稳步推进农业产业振兴工程。目前,该镇发展各类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150余家,打造了魏棚村三园农场、笃实村楚然家庭农场等农产品生产基地,打响绿色品牌,以带动村民增收的“硕果”描画出乡村振兴的新画卷。(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曾俊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