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手机口”诈骗 莫当电诈“工具人”

08-05 08:29  

近日,市人民法院审结一起“手机口”诈骗案件。“手机口”是一种新型诈骗方式,其原理是两部手机通过音频线连接或同时外放,一部接通境外诈骗分子,另一部拨打国内受害人电话,以此实现语音中转,从而成功掩饰诈骗电话归属地,实施诈骗。

2024年7月,被告人柳某某为牟利,在明知上线实施网络诈骗的情况下,发展他人作为下线开展“手机口”业务。当月3日,被害人付某某因接到刘某某(另案处理)向柳某某提供的电话号码所拨打的诈骗电话,被骗取数千元。柳某某通过从事该违法活动,非法获利数千元。

2024年8月,被告人陈某某、孙某某在明知柳某某为网络诈骗提供帮助的情况下,为牟取利益向柳某某提供手机及电话卡,后均被柳某某用于“手机口”违法犯罪活动。经查,2024年8月,被害人莫某某因接到孙某某提供的电话号码所拨打的诈骗电话,被骗取近2万元。被告人陈某某、孙某某通过从事该违法活动,分别获利数千元。二人到案后,如实供述了上述犯罪事实。

庭审中,被告人柳某某、陈某某、孙某某对被害人莫某某、付某某损失予以退赔,后被害人莫某某、付某某对上述被告人予以谅解。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柳某某、陈某某、孙某某为牟取非法利益,以提供手机、电话卡等方式协助上游诈骗犯罪分子拨打诈骗电话,导致他人被电信诈骗,数额较大,其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应予依法惩处。依据被告人柳某某、陈某某、孙某某的犯罪事实、情节等,法院判处三人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官提醒,未成年人、在校学生群体涉诈情况亟须引起家长及学校的高度重视。家长应妥善保管名下的电话卡,密切关注未成年子女及在校学生群体的手机、手机卡、身份证、银行卡等使用情况,严防其被违法分子利用,沦为电信网络诈骗的帮凶。(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马煜 通讯员 李炎)

{"url":"https:\/\/img.cjyun.org.cn\/a\/10142\/202507\/1337d35fbe6db7867424c849afb7fe1d.jpg","id":"498601","ratio":"0.4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