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粮湖管理区“科技取经”解锁“四季有虾”养殖密码

07-09 08:58  

近日,运粮湖管理区组织小龙虾养殖户走进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四季有虾”示范基地,实地考察高产养殖新模式,探寻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径。

在碧波荡漾的养殖池塘边,研究院副院长李明波现场安排捕捞展示:一筐筐规格接近“炮头”的鲜活小龙虾出水亮相,引得养殖户们连连惊叹。

据了解,该基地的“四季有虾”池塘精养模式采用繁养分离技术,通过设置双层防逃网划分繁育区与养殖区,除首两季苗种需外购外,后两季苗种均可由池塘繁育区自主供给,相较于普通池塘亩产200至300斤的水平,这里实现了年养四茬、亩产800斤的高效产出。

“基地水草以改良型苦草为主。”李明波解释,通过科学配比改良型苦草与伊乐藻、轮叶黑藻、菹草等水草,构建起四季常青的“水下森林”,既高效净化水质,又为小龙虾提供了天然栖息庇护所。而经过池塘改造、环境精准调控与营养供给优化,养殖已从“靠天吃饭”升级为“四季可控”,实现苗种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与程序化。

“原来养虾也能像工厂流水线一样精准高效!”养殖户吕海港算起收益账:按当前市场价,采用新技术后每亩可增收2000元。

针对传统养殖中优质大规格虾占比低、市场供应不均衡等问题,运粮湖管理区农业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将组建技术帮扶小组,以科技示范户为引领,推广“基地+农户”产业化合作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产业动能。(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琼艳 通讯员 曹体康)

{"url":"https:\/\/img.cjyun.org.cn\/a\/10142\/202507\/dcae35519f8a453b4ebd67deff2c3be0.png","id":"491517","ratio":"0.7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