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好吃 | 三十年烟火未改 无名小馆凭真味成“宝藏馆子”

07-09 08:54  

在园林街道金陵寺社区纺织品小区院内,有一家连招牌都没有的无名小店。它外观毫不起眼,却凭借独特魅力,吸引无数食客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三十余载时光里,这家小店始终人气旺盛,背后藏着怎样的经营奥秘?

每天凌晨五点,城市还在沉睡,74岁的店主李孝一已骑着车穿梭于菜市场。他目光敏锐,专注挑选新鲜食材:活蹦乱跳的泥鳅、带着晨露的藕梢、纹理清晰的牛腱子肉等,每一样都要经过严格把关。

“食材不好,再高明的手艺也白费。”李孝一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这也是他开店三十年来的坚守。与此同时,老伴郝家珍早早守在灶台前,将煮焌米茶、沥米饭等工作安排得有条不紊。

临近中午,浓郁的饭菜香与醇厚的烟火气从店内飘出。那烟囱上厚厚的包浆,是小店三十年风雨历程的见证。老顾客们戏称这是“岁月滤镜”。在这里,食客品尝的不仅是美食,更是旧日的时光与情怀。

30多年前,李孝一与曾在食堂工作的爱人决定创业。夫妻俩凭借扎实的厨艺,秉持踏实做事的态度,用家常做法温暖食客的胃与心。如今,只要有客人落座,免费小菜便立即上桌。腌洋姜脆爽可口,焌豌豆蒜香四溢,常常正菜未上,小菜已被一扫而空。

走进厨房,铁锅中油花飞溅。李孝一动作娴熟,鲜活的泥鳅下锅瞬间卷曲,经他翻炒,很快被炸得通体金黄,连骨头都酥脆可口。薄如蝉翼的牛肉片在秘制卤汁中入味,口感软嫩又有嚼劲。招牌菜鲊胡椒炒肥肠极具地域特色,酸辣的鲊胡椒裹着软糯的肥肠,喷香开胃;时令炒藕梢则以脆甜口感,中和了荤菜的厚重,让食客吃得畅快淋漓。

“我们没什么特别的诀窍,就是实实在在做菜,每天现买现做。”李孝一擦着汗水说道。三十年来,夫妻俩雷打不动,每天五点起床备料,晚上十一点收摊。没有华丽营销与噱头,仅靠新鲜食材和地道手艺,小店日均营业额超2000元,成为街坊邻里心中的“宝藏馆子”。

在网红打卡盛行、追求精致摆盘的当下,这家无名小馆以朴素的方式诠释美食真谛。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让每道菜浸润时光味道,每口热饭传递温暖力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时间胶囊”。(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珊珊)

{"url":"https:\/\/img.cjyun.org.cn\/a\/10142\/202507\/747facd9b52c8ea2a2b0b04c45de4d48.jpeg","id":"491504","ratio":"0.67"}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