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围绕推动“七大战略”走深走实,明确“突出支点能级、质效、动力和功能四个重点”,为全省支点建设指明路径。对潜江而言,唯有以“小地方要有大作为”的进取意识,聚焦经济量级、产业层级、城市能级、民生品级四个重点领域精准发力,方能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扛起打头阵的使命担当,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聚焦推高经济量级,才能筑牢打头阵的鲜明标志。经济量级是区域综合实力的直观彰显,当前潜江仍面临总量不够、增速待提的现实挑战。企业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力军”,破解“四上企业”发展瓶颈刻不容缓。既要通过市领导包联、政企面对面等机制稳住存量根基,守护好现有市场主体的发展信心;更要加大增量培育力度,以数量突破带动质量提升,为经济量级跃升提供坚实支撑。县域经济的竞争,本质是市场主体活力的竞争,唯有让更多企业成长壮大,才能让经济“蛋糕”越做越大,让打头阵的底气愈发充足。
聚焦拔高产业层级,必须夯实打头阵的硬核根基。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经济强。潜江制造业基础扎实,但产业层级不高仍是制约发展的突出短板。构建“1+2+N”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破解产业困境、实现能级跃升的关键之举。主导产业要向精细化、智能化、高端化迈进,以集群化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特色产业需借助新技术、新模式焕发新活力,巩固传统优势;新兴产业要前瞻布局,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主动融入全省产业大局。同时,要以技术创新突破产业瓶颈,以平台升级承载产业发展,让产业层级的每一次提升,都成为潜江在县域经济竞争中抢占先机的有力筹码。
聚焦抬高城市能级,才能激活打头阵的关键引擎。城市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推动城市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提升,是潜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宜居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要践行集约高效发展理念,通过生态治理、环境美化,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环境,让市民共享发展成果。城市治理水平直接关系群众幸福感,要以智慧化手段提升治理效能,以精细化服务解决群众难题,同时守牢安全底线,培育文明新风,让城市既有“颜值”更有“内涵”。此外,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大局,破解“缺水缺路”等瓶颈制约,才能让潜江在区域协同发展中借势登高,为城市能级提升开辟更广阔空间。
聚焦提高民生品级,始终坚守打头阵的根本追求。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民生福祉是检验发展成效的根本标准。要始终把群众需求放在首位,从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群众最关心的领域入手,健全保障机制、扩大优质供给,用实实在在的民生实事回应群众期盼,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水乡园林是潜江的鲜明特质,要坚决守护这一生态底色,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让“河畅、湖清、岸绿、景美”成为潜江永续发展的生态屏障。安全是发展的前提,要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排查,统筹好各领域安全工作,以社会和谐稳定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唯有把民生“小事”当作“大事”来办,把生态“底线”当作“生命线”来守,才能让打头阵的征程更有温度,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潜江打头阵,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一份实实在在的行动承诺。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潜江必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锚定四大重点领域持续攻坚,把所有力量向“建功支点、勇打头阵”汇聚,把所有工作向高质量发展聚焦,方能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在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交出优异答卷,为加快推进支点建设贡献更多潜江力量。(潜江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