氤氲书香润社区——广华寺街道创新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纪实

08-05 08:10  

农家书屋作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是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毛细血管”。连日来,广华寺街道江钻社区、广中社区、世纪苑社区、向中社区以农家书屋为载体,结合不同群体需求,创新活动形式,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阅读活动,形成覆盖全年龄段、融合多元素、联动广资源的全民阅读推广模式,让书香在社区间悄然浸润。

服务全年龄段,让阅读“各得其所”

全民阅读的核心在于“全民”,各社区立足不同群体阅读需求,实现服务精准化。

针对少年儿童,江钻社区打造暑期“阅读充电站”,以宽敞安静的空间为基础,让孩子们自主挑选绘本、故事书等读物,在沉浸式阅读中培养兴趣;广中社区聚焦互动体验,组织暑托班孩子们举办读书分享会,三年级学生乐乐绘声绘色讲述《海底两万里》中“鹦鹉螺号”的冒险,志愿者结合《小王子》传递珍惜亲情的道理,让孩子们在分享中深化理解;向中社区将趣味与教育结合,通过“我说你猜”互动游戏激发参与热情,再引导孩子们进入自主阅读状态,让阅读从“任务”变成“乐趣”。

面向社区居民,世纪苑社区打破“阅读是年轻人专利”的误区,开展“书香伴我行 好书同分享”主题活动,吸引近30名居民参与。居民范大姐分享《平凡的世界》中“平凡人亦能创造不凡”的感悟,退休教师张阿姨则在社区工作者讲解的“碎片阅读整合法”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实现了成人阅读从“自发”到“有引导”的转变。

创新活动形式,让阅读“活”起来

突破“一人一书”的传统模式,各社区通过多元形式让阅读更具吸引力与参与感。

互动分享增强共鸣。广中社区用“彩色便签”让孩子们标记心仪段落、记录感悟,分享环节鼓励孩子们“说故事、谈感受”,使书籍内容转化为个人思考;世纪苑社区将“选书指导”纳入活动流程,社区工作者结合涵盖农业技术、健康养生等类别的图书,讲解“读历史可鉴往知来,读技能可增本领”的价值,帮助居民建立“读书有用”的认知,让阅读从“盲目选书”转向“精准获益”。

趣味融合激活体验。向中社区创新“游戏+阅读+手工”模式,先以模仿游戏调动氛围,再转入静心阅读,最后通过“书签DIY”让孩子们用花瓣、叶片制作专属书签,在动手过程中建立“阅读与自然”的情感联结。这种“动-静-动”的节奏设计,契合儿童认知规律,让阅读变得立体生动。

场景延伸深化影响。世纪苑社区将阅读与邻里交往结合,居民在分享中从“点头之交”变为“知己邻里”;向中社区融入“护苗·绿书签”行动,志愿者用通俗语言讲解“绿色阅读、文明上网”知识,让阅读活动成为价值观引导的载体。

整合多方资源,为阅读“添动力”

全民阅读的持续推进,离不开多方资源的协同参与。各社区通过整合内外资源,为活动注入持久动力。

社区主导搭建平台,江钻社区免费开放书屋空间,世纪苑社区升级改造书屋设施,确保“有地方读书”;志愿者队伍提供专业支撑,广中社区暑托班志愿者引导孩子选书、组织分享,向中社区大学生志愿者指导手工制作,让服务更具温度;社会组织联动拓展边界,向中社区联合潜江风信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设计活动方案,将专业社工理念融入阅读推广,实现“社区+社会组织”的1+1>2效应。

阅读活动的价值不止于“读书”,更在于以文化人、以文聚心。江钻社区的暑期阅读让家长放心、孩子开心,缓解了“暑期看护难”问题;世纪苑社区通过阅读分享拉近邻里距离,为社区治理注入文化活力;向中社区的“护苗”行动将绿色阅读理念植入孩子心中,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从儿童到成人,从单向阅读到互动分享,从书籍本身到价值引领,各社区以农家书屋为支点,撬动了全民阅读的“大效应”。广华寺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优化服务,建立常态化活动机制,推广“图书漂流”“阅读导师”等模式,让书籍流动起来、知识传递开来,真正让书香飘进每一个家庭,让阅读成为社区最动人的文明风景。(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宇杰 通讯员 杨文杰)

{"url":"https:\/\/img.cjyun.org.cn\/a\/10142\/202508\/b75c20aad0e89722e3a809525b000dd6.png","id":"500395","ratio":"0.75"}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