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才丨从工程到农业!潜江新农人的逆袭人生

07-29 10:00  

大暑时节,田野生机盎然,丰收的喜悦在绿意中悄然弥漫。这份欣喜背后,是“新农人”以新思维、新理念、新技术深耕乡土的身影。湖北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潜江籍新农人朱建国便是其中代表——他从工程咨询师转型投身农业,在熊口管理区的土地上,用一场“瓜蒌革命”绘就了三产融合的乡村振兴图景。

夏日骄阳下,熊口管理区小福生态农业园的墨绿瓜蒌叶在热浪中轻颤。“这瓜蒌浑身是宝,皮、籽、根在药材和食品市场都很抢手!”朱建国正带领工人给瓜蒌“摘尖”,望着挂满藤蔓的果实,笑意盈盈。

2017年,朱建国放弃工程咨询工作返乡务农,最初想用“工程图纸的精确性”规划农田,结果闹了不少笑话,也“打了不少水漂”。他逐渐领悟:“农业得跟着节气走、顺着作物性子来。”

转机始于8亩试种的瓜蒌田。他发现,瓜蒌兼具药用价值与食用潜力,其籽加工成休闲食品后,恰好契合中医药市场发展和健康消费需求,市场前景广阔。于是,他引入水肥一体化设备——通过感应器监测环境,自动完成喷水施肥,让种植效率大幅提升。

2024年,朱建国再投200余万元扩种100多亩瓜蒌,并动员周边农户参与。他打造的“三产融合”模式并非简单叠加:一产将瓜蒌皮、根制成药材;二产把瓜蒌籽加工为休闲食品;三产依托农场开展研学、采摘、观光,已带动40位乡亲在家门口就业。这种“吃干榨净”的全链条模式,让小福生态农业园入选2024年湖北省数字农业应用基地典型案例,他本人也获评“湖北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

眼下,园区又启动了瓜蒌生态鸡立体循环种养项目。“鸡是天然‘除草除虫剂’,鸡粪发酵成有机肥回施瓜蒌地,替代化肥形成‘零废弃’闭环。” 朱建国说,生态种养既能提升效益,又能保障品质。同时,公司正进军电商领域,计划通过线上平台拓宽销路。

从工程图纸到田间地头,朱建国的转型是新农人扎根乡土的缩影。在潜江,越来越多新农人将科技、市场与生态理念注入土地。这些田野上的创新,不仅结出了丰收果实,更让土地焕发新生——就像瓜蒌藤蔓节节攀高,乡亲们的日子也正朝着充满希望的方向延伸。(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谭欣 关业超)

{"url":"https:\/\/img.cjyun.org\/a\/10142\/202507\/1447ec9465bd693e2e2b92cd9958fb95.png","id":"497416","ratio":"0.56"}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