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骄阳似火,一面写有“拾金不昧 品德高尚”的锦旗,在七月的阳光下格外耀眼。外卖骑手李向清深夜拾获金手镯,及时归还后不求回报的善举,不仅让失主王女士感受到城市的温度,更在社会各界激起关于文明风尚的层层涟漪。(7月21日《潜江日报》)
凡人善举从来都是城市文明最坚实的道德基石。深夜的小区单元楼下,灯光昏暗、行人寥寥,李向清面对无主的金手镯,没有丝毫犹豫便选择上交。这种发自内心的道德自觉,比任何文明标语都更有力量。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或许行色匆匆,但正是这一个个不经意的选择,勾勒出城市文明的轮廓。李向清说:“能够帮到别人,我心里就很满足了。”朴实的话语里蕴含着最本真的善良。城市文明从来不是宏大的叙事,而是由无数个平凡的瞬间组成:扶起摔倒的老人、捡起路边的垃圾、给环卫工送水、为陌生人指路……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如同散落的星火,终将汇聚成照亮城市的文明之光。
新业态从业者正在成为城市文明的重要传播者。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群体已深度融入城市肌理,成为穿梭于大街小巷的“移动风景线”,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城市的文明形象。李向清的故事并非个例。近年来,外卖骑手救助晕倒路人、快递小哥参与灭火救援等暖心事件频频出现,印证了这个群体正在用行动诠释“敬业奉献”与“诚实守信”的内涵。他们不仅是商品的传递者,更是文明的播种者。当新业态劳动者将职业素养与道德修养融入日常工作,城市服务便有了温度,文明传承便有了新载体。
社会对善举的正向激励是文明风尚的培育土壤。从物业送来的锦旗,到饿了么即将设立的“正能量奖励基金”,再到媒体的点赞传播,这些回应构建起“善举有善报”的良性循环。这种激励不是简单的物质回馈,而是对道德价值的肯定与弘扬。企业将锦旗挂在站点醒目位置,实质是在树立行业文明标杆;加强职业道德培训,更是从制度层面培育文明基因。当社会用掌声回应善举,用制度保障美德,便会形成“做好事光荣、做好人可敬”的氛围。这种氛围如同阳光雨露,能让文明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让偶然的善举逐渐成为普遍的自觉。
城市文明的进阶,从来不只是硬件设施的升级,更是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李向清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文明就藏在深夜交出手镯的坚定里,藏在拒绝酬谢的淡然里,藏在每个普通人对道德底线的坚守里。当越来越多劳动者在平凡岗位上践行诚信友善,当企业主动承担文明建设责任,当社会对善举给予充分礼遇,城市的文明程度便会越来越高。
这面金灿灿的锦旗,映照的不仅是一个骑手的高尚品德,更是一座城市的文明成色。让我们以善为灯,以信为舵,将每个平凡人的微光汇聚成璀璨星河,照亮城市文明的前行之路。(向世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