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好吃 | 一碗板面里的十年坚守与城市温度

07-07 09:01  

在周矶管理区的背街小巷,一块褪色的招牌在晨光中泛着微光。没有霓虹闪烁,也不见熙攘人潮,这家藏在角落的牛肉板面店,却凭借一碗“神仙味道”,引得食客纷至沓来。

凌晨5点,城市尚在沉睡,店主王婷和李大伟已开始忙碌。压面机“哐当哐当”作响,李大伟双手翻飞,将面团切成巴掌大的面块;王婷守着咕嘟冒泡的卤锅,八角、桂皮与牛肉的香气顺着门缝飘向街巷。“卤牛肉得慢炖,面要现压才够筋道。” 王婷说。

面团经压面机化作银白色的面条,在沸水中翻滚。起锅、浇汤、铺肉、撒葱,一碗板面新鲜出炉。隔壁桌食客迫不及待地夹起一筷子:“机器压的面居然这么爽滑!”面条弹牙有嚼劲,牛肉炖得软烂,轻轻一抿肉香裹着汤汁在舌尖散开。怕辣的食客咬一口店里的自制泡菜,酸辣咸香交织,直呼过瘾。

“老板,加份卤蛋!”“再来碗面,打包带走!”不到7点,小店已座无虚席。老顾客王强边喂孙子吃面边笑着说:“这小子嘴刁,就认这家的味儿!”而这份认可,王婷夫妇等了整整8年。

“刚开始,一天营业额只有两三百元,面粉钱都赚不回来。”李大伟回忆起创业初期,揉面的手顿了顿。尽管位置偏、招牌旧,夫妻俩却坚持下“笨功夫”——只用品牌面粉,精选优质牛肉,调料配比反复试验上百次。“好面靠食材,更靠心。”王婷说。这份执拗,让小店从无人问津做到日销千元,成为街坊心中的“早餐 C 位”。

面汤蒸腾的热气里,有人匆忙吃完赶去上班,有人悠闲地与邻桌唠家常。这碗藏在巷尾的板面,承载着一对夫妻日复一日的坚守,也氤氲着城市角落里最温暖的烟火气。(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珊珊 实习生 范迦勒)

{"url":"https:\/\/img.cjyun.org\/a\/10142\/202507\/076848b59ee5579942c97d17bc294e71.jpg","id":"490653","ratio":"0.81"}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