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漫步在潜江市熊口管理区的乡间小道,只见房前屋后整洁有序,共享花园花香四溢,老人们围坐在文化广场闲话家常,孩童在步道上追逐嬉戏……一幅和谐幸福的乡村图景徐徐展开。
近年来,熊口管理区坚持党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环境共治、发展共谋、文化共融、成果共享,探索出一条“党群联动、全民参与”的基层治理新路径,让乡村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以前杂物乱堆,现在公共区域都有人主动打扫。”提起管理区的变化,东大垸办事处居民李翠兰竖起大拇指。熊口管理区将环境卫生、邻里和睦等纳入积分管理,每月组织群众参与义务劳动,积分高的家庭可兑换生活用品、农资优惠等奖励。这一举措让居民从“各扫门前雪”转变为“共护大家园”,形成了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建议扩大虾稻共作规模”“道路需要拓宽”……在熊口管理区“发展议事会”上,群众你一言我一语,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管理区还建立“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集体评单”机制,通过座谈会、田间走访、线上问卷等形式,收集产业发展、设施改造等建议20余条。
如何让治理更有温度?熊口管理区将传统文化融入基层治理。端午节包粽子送孤寡老人、冬至日围坐包饺子话家常……一场场活动既传承了文化,更聚起了民心。西湾湖办事处还组建了广场舞队、锣鼓队,由群众自编自演节目,用乡音土话传递党的好政策。“现在打牌的少了,跳舞的多了,邻里矛盾少了,互帮互助的多了。”该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说。
曾经的废弃荒地,如今成了网红打卡点。复兴社区发动群众认领闲置空地,种植月季、紫薇等花卉,打造了“同心花园”“邻里菜园”等10余处共享空间。居民陈国富是花园的“专职园丁”,他笑着说:“我退休后闲着没事,现在每天来浇水修剪,邻居们都夸这儿漂亮。”管理区还通过“微改造”新增停车位、健身器材等,群众自发组建护绿队、巡逻队,共同守护治理成果。
在熊口管理区,基层治理不是“干部干、群众看”,而是让群众站“C位”、唱“主角”。从环境整治到产业发展,从文化传承到设施建设,管理区通过搭建平台、创新机制,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实现了“小事不出队、大事不出场、矛盾不上交”。熊口管理区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党群联动、全民参与”的治理模式,推广“积分制”“议事会”等经验,探索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治理形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活力。(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宇杰 通讯员 张 涵)